若说西方人喝酒与人喝酒有什么不同,人们的意识就是:西方人多以品酒为主,一杯酒总要喝上半天,而我们国人则总是酒到杯干,处牛饮之势,似乎有点暴殄天物之嫌。其实细想,因历史、人文以及民族习惯的不同,以至对喝酒观念的重心有所不同。西方人喝酒,多讲求酒本身的优劣,所以细斟慢品,为酒而酒。而国人喝酒,多以酒意寄情为主,重在酒意所带来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氛围,因人而酒。如果说西方人喝酒是在品酒,那么人喝酒就是品一种意境了。
酒这东西,在东西方的历史上都是影响深远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西方人似乎更注重酒的本身文化。自古名门贵族较重于繁复礼仪,举止要优雅,举手投足间均诸多讲究,而葡萄酒本是罗马黑暗时代主宰社会地位的宗教圣物,更是不可亵渎。好的庄园多为贵族与资本家拥有,所以不难理解,品酒在西方是一种受到礼赞的优雅行为,尤其葡萄酒包括白兰地更是得益于西方国家几百年的文明规范体制的建立,以致像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在两百年前就有介入衡定质量的规范标准。而这种系统的酒质标准更是延续至今。既然有了标准,那么不单上流社会的名门贵族受到影响,老百姓也受到了影响,习惯了对酒的品评。再者,在葡萄酒的领域,对酒的理解还包括了用餐搭配和健康,葡萄酒又称为“餐酒”,如何细分酒与菜肴的搭配,也就使品酒变成日常生活不可缺的环节。所以西方人喝酒多是注重酒的本身。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其中封建礼教也更为诸多要求,但在喝酒礼仪方面,就不如品茶来得讲究,酒也未曾有个官方认证,喝酒的自由度更为广泛。上至,下至草民,均以酒作为寻欢作乐的载体与工具。主要的是千年以来,酒在国人心目中,总与情义连在一起,请人喝酒是礼仪,喝得高兴是情义。只有痛饮方能表现真性情,酒到杯不干,就没面子了。为什么要喝酒?要的是因酒引起亢奋状态下的那一份豪迈率性的意境,既然酒是助兴之物,就该尽兴痛饮,也就只有酒到杯干才能尽快进入状态。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我们所谓的的“牛饮”。“牛饮”往往忽略了好酒的慢品享受,但却可以更快地享受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因酒品酒,固然高雅享受,但酒到杯干的豪情,更玩味人生百态的真情假意,那岂不更是“棋高一着”?当然,痛饮并不代表酗酒。喝得酩酊烂醉,不受控制(“逢酒醉”就是恶习了),多半恶果,伤身事小,犯错事大,我想这并不是世人赋予酒的畅饮精神,若能恰到好处,如李白醉酒诗百篇,痛饮豪情奔疆场,煮酒阔谈论英雄,和谐人际真情义,感怀人生真意义,这才该是中华酒文化的精髓。
西方人的品酒也好,国人的豪饮也罢,其实都无可厚非。随着理性时代的文明发展,中西的喝酒文化也在相互影响。现在国泰民安,繁荣一片,无需奔战沙场的豪情,却也少不了大干一番事业的壮志;无需故作优雅的品评,也少不了安逸生活的享乐之道。若交际上能摈除面子工程的恶习,那么健全的体制,社会的清风,也就不太需要酒精的过激搅局。慢斟细品或举杯痛饮,只要适可而止,既可享受酒的美好,又能因酒而使人和事都变得美好,这才是喝酒之道。